新闻:13546319556 广告:13834566540

历朝国号由何来

2022-07-14 来源:《现代快报》

  历朝历代的国号往往藏有深意。如周是种禾养口、晋是前进上升、明是日月光明……


  “夏”是一只蝉在中国历史纪年中,第一个可信的朝代是夏朝,要搞清“夏”的来历,就得明白“夏”最原始的含义。甲骨文中的“夏”,其实是蝉的形象。“夏”为何会化身为蝉呢?原来,蝉是夏天极为常见的昆虫,甲骨文中的四季,大多以一种物质来代表。“春”是草初生的样子,“秋”是禾稼成的样子,“冬”是枝果折落的样子。“夏”也同样,“假蝉为夏”,即用蝉的形象代表夏天。


  在古人看来,蝉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不断、复活永生,这从考古中出土的玉蝉就可看出。当时人可能注意到了蛹——蝉——蛹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现象,他们认为蝉即象征着生命的周而复始。原来这才是“夏”国号出现的意义所在。


  刘邦的改变其实,“汉”对于刘邦来说,最初是个屈辱的称谓。按照当初楚怀王与项羽、刘邦等人的约定,“先人关破秦者王其地”,刘邦应被封为关中王,然而作为诸侯统帅的项羽却违背约定,封刘邦为汉王。本来刘邦对此耿耿于怀,为何又一改初衷呢?


  这其实缘于萧何的一番话,萧何对刘邦说:“语曰‘天汉’,其称甚美。”“汉”既指天河,又称天汉,提到汉,就会自然地联想到天,因此若以“汉”作为王国之号,也就和“天”联系起来了。


  “汉”本身就是个美好的字眼。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汉,漾也”;清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漾言其微,汉言其盛”,即发源时的“汉”,因为水流弱小,所以拟声为“漾”,等到水流盛大了,才又拟声为“汉”,“汉”也因此有了盛大、伟大一类的美义。值得注意的是,亚洲地区许多民族的语言中,表示“伟大”“盛大”意思的词,都发音为“han”。如大“韩”民国、成吉思“汗”,都表示“伟大”“盛大”的意思。


  李唐没得选“唐”是如何被选作国号的呢?这得从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说起。李虎凭借军功,做到了西魏的太尉,北周建立时,李虎虽已去世,仍被列为开国第一功臣,于是被封为唐国公。李渊以唐为国号,似乎只是继承了祖上的封爵而已,而并无新意。


  问题在于,李虎为什么被封为唐国公呢?其实是用了排除法。当时可供为李虎追封国公选用的先秦时代的国名,有曾经包含了陇西郡地域的秦,曾经包含了赵郡地域的赵、魏、晋、唐、中山。但有些已经是此前王朝的国号,有些封了别人,所以李虎被追封为“唐国公”,几乎是唯一选择。


文字:唐蕾王

编辑:黄   敏

审核: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