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8510528811 广告:18510528811

技术再升级 反诈“利器”筑牢电信网络诈骗治理防线

2022-07-15 来源:人民网

  发送诱骗链接、制作“钓鱼”网页、冒充熟人网聊、网购退款回访……如今,电信网络诈骗行为手段多、隐蔽性强,让人防不胜防。近年来,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特点,多款反诈“利器”相继推出,反诈技术不断升级优化,为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财产安全织牢了层层防护网。


  “电信网络诈骗是可预防性犯罪,对潜在受骗用户进行及时劝阻,能够大幅降低犯罪实施的成功率。”工信部网络安全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工信部等部门已先后推出多项反诈措施,如“断卡行动2.0”、全国移动电话卡“一证通查”服务以及12381涉诈预警劝阻短信系统等,构筑起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多道防线。


  电话卡是诈骗分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必备工具,“断卡行动2.0”从源头提升了治理效果。据了解,自开展行动以来,工信部联合公安部组织集中排查处置涉诈高风险电话卡9700多万张,清理关联互联网账号6197万个,对全国物联网卡开展拉网式排查,一大批存量高危号卡被全面清理。


  “‘一证通查’是凭借居民身份证查询个人名下登记电话卡数量的一项服务,是公众防诈的第二道防线。”上述负责人介绍,此项便民服务降低了不知情办卡风险,可有效助力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目前已为全国用户提供查询服务7600多万次。


  去年7月,工信部正式推出12381涉诈预警劝阻短信系统,在受话阶段实现对潜在涉诈受害用户进行实时预警。据统计,去年以来累计发送预警短信和闪信2.3亿条,预警劝阻有效率达60%。


  近日,工信部反诈中心又联合国家反诈中心,组织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推出“反诈名片”服务,对各级公安机关的反诈预警劝阻电话号码进行权威标记,在公安机关向用户拨打诈骗劝阻电话时,能够同步显示反诈提醒信息,帮助群众有效甄别电话来源。


  “此前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发生群众把公安机关的预警电话误认为是诈骗或骚扰电话而拒接的情况,导致错过最佳劝阻时间,影响了预警劝阻工作的预期效果。”业内专家表示,“反诈名片”服务不仅能显著提高公安机关预警劝阻电话的接通率,降低广大群众受骗风险,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其他公共服务领域,助力提升政府效能。


  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的多个环节,不同反诈“利器”相互支撑、互为补充,为提升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治理工作成效发挥了重要作用。数据显示,2021年累计拦截涉诈电话20亿次、短信21亿条,发送预警信息1.7亿条,处置涉案域名网址104万个。自去年6月以来,全国电信网络诈骗立案数已连续11个月同比下降。


  为巩固既有工作成效,增强打防管控合力,有关部门及部分行业已积极布局下一步防范治理工作。


  对于电信网络诈骗错综复杂的产业链,打击治理工作如何取得突破?360数科反欺诈部门负责人刘涛认为,电信网络诈骗涉及社交、论坛、购物、支付、借贷等多个方面,仅依靠过去单一环节治理效果并不理想,需要各方联动、上下游协同打击治理,形成技术驱动、业务协同、全域场景的联防机制,构筑多维防线。


  “今年将持续深化行业治理,推动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再上新台阶。”上述负责人表示,一方面,将加强跨境业务涉诈预警能力,实现对国际来话和短信实时主动提醒,提升群众识骗防骗意识;另一方面,聚焦解决群众痛点,推出互联网账号“一证通查”等便民服务,做好重点人群的反诈宣传。


编辑:黄 敏

审核: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