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上海今年将推出再给600个小区建设充电设施等计划新民晚报资料图
新民晚报讯 电瓶车成为不少市民的代步工具,充电难、安全隐患多成为不少市民关注的焦点。7月15日,记者从上海市房管局获悉,上海今年将推出再给600个小区建设充电设施等计划,不断提升小区居住安全。
“老旧小区的非机动车库建得早,原来主要停自行车,大多没有装喷淋头、排风扇。现在停了电瓶车,而且还充电,火灾风险就增大了。”上海市房管局局长王桢介绍,2016年到2021年,上海一共给4800多个小区新增了充电设施,其中金山区已经实现小区充电设施全覆盖,有效缓解了居民充电难题。
王桢介绍,今年,上海计划再给600个小区建设充电设施。市房管局指导各区,在建设充电设施过程中,同步配置消防设施;对没有场地建集中充电设施的小区,比如黄浦区的老弄堂,就建露天的分散充电桩或者充电柜,充分满足小微型的老旧小区的电动自行车充电需求。有条件的街镇,鼓励应建尽建,尽快实现充电设施全覆盖。
围绕市民关注的小区居住安全,市房管局持续精准发力,认真做好为民办实事工作。一方面配合市消防部门,对老旧小区消防设施设备实施改造,主要包括更新修复老旧、损坏的消防设施设备,在小区楼道里增配消防应急照明灯、疏散指示标志和灭火器,改造增设室内、室外消火栓、独立式烟感报警器等,已经改造了460个老旧小区消防设施设备。另一方面,联合市公安局、市消防总队,计划用一年时间,把全市所有的高层住宅消防设施排查一遍。据统计,全市应排查高层小区4575个,截至今年6月底,已排查3163个,完成率接近70%。接下来,市房管局将加快排查,并根据排查结果,督促各区、各街镇开展隐患整治。
小区“头顶上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各方关注。近年来,由于房屋老化、日常维护保养、建筑设计施工年代标准等原因,高空坠物事件媒体也有报道,市民群众反映强烈。市房管局汇总了12345市民热线、新闻媒体报道、物业服务企业巡查报告等渠道反映的信息,累计发现2000多幢住宅房屋有墙面空鼓、开裂、脱落等隐患。按照“谁的房子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基本原则,制定了外墙高空坠物隐患检查和处置制度。发现问题,首先做好警戒防护,通过专业机构检测鉴定,分清建设单位和业主的主次责任,再由责任人组织实施维修。为此,市房管局建立了高坠隐患处置跟踪报告制度,每月汇总隐患处置推进情况。
文字:杨玉红
编辑:黄 敏
审核: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