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夜幕降临,望着冷清的瑶华宫,道姑清悟(宋仁宗赵祯的皇后)都会回想起她掴皇帝一记耳光的那个下午。因为这记耳光,使她离开了万人景仰的皇后宝座,不再是母仪天下的郭皇后了。而挨她耳光的倒霉皇帝则是宋仁宗赵祯。
失宠生闷气宋仁宗赵祯性格内向,处理问题时常常优柔寡断,事后又追悔莫及。比如他挨耳光这件事,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就充分暴露出他性格上的弱点。
宋仁宗即位后,对郭皇后“颇见疏”。之后,宋仁宗转而宠爱美人尚氏和杨氏。尚、杨二人得宠后,就不再把郭皇后放在眼里,老是说她的坏话,“数与后忿争”。对此,郭皇后很恼火,但也不能把她们怎么样,只有自己生闷气的份儿。
要说事情来得也很凑巧。有一次,郭皇后偶然路过皇帝寝宫,听到宋仁宗正在里面和尚、杨二人调情,本来心里就别扭,这下更是醋意十足,火往上撞,偏偏尚、杨二人又嘻嘻哈哈地说郭皇后的坏话。郭皇后的气不打一处来,怒从心头起,推门就奔尚、杨二人扑过去。宋仁宗一看来者不善,赶忙起身欲护美人,结果,郭皇后的一巴掌不偏不倚地掴在了宋仁宗的脸上。
“开会”欲废后身为一国之君,当朝天子,挨一记耳光绝对是世所罕见。仁宗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于是,他立即“开会”商量废后一事,还“以爪痕示执政”,你们大家都看看,她把我挠成什么样了。紧接着,素来与郭皇后不对眼的人便开始落井下石。宰相吕夷简坚决支持废掉郭皇后,还说废后之事“古亦有之”,废了好,这不算什么新鲜事,不必自责。可是,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范仲淹却反对,说:“后无过,不可废。”
宋仁宗摸着火辣辣的脸,最终情感战胜了理智,几天后还是决定废黜郭皇后,封她为“净妃”“玉京冲妙仙师”,赐名“清悟”,带发修道,居住在长乐宫。
第二年,也就是1034年,“诏净妃郭氏出居于外”。估计宋仁宗这会儿又想起那记耳光了,干脆让她搬出宫去住,免得看着闹心。郭皇后的新住所就是瑶华宫。
死后获追封其实,宋仁宗还是很想念郭皇后的,就像整日吵架的夫妻,火在头上时,看对方一无是处;等到离婚了,方才想起对方的种种好处。在这记耳光下倒霉的也不止郭皇后一个人,“尚美人亦废于洞真宫入道”,而“杨美人别宅安置”。尚、杨二人被打入冷宫,也表明宋仁宗还是念及与郭皇后的旧情的,毕竟皇后被废是因此二人而起。后来,宋仁宗忍不住思念,派人去看望郭皇后,还带了乐队,显得颇为隆重。郭皇后也早后悔了,皇帝朝三暮四不是很正常吗,何必动真气,弄得晚景凄凉呢!郭皇后便让来者捎信带话,“辞甚怆惋”。
之后,宋仁宗屡次偷偷地把郭皇后招至寝宫。但老这么“私会”也不是个事儿,于是郭皇后说:“若再见召者,须百官立班受册方可。”咱不这么玩了,还是等你重新册立,名正言顺了再说吧!可惜,郭皇后的命不好,没俩月就病死了。宋仁宗悲痛之余,追封其皇后之名。
文字:凤 至
编辑:黄 敏
审核:袁 野